去年秋天,被朋友半哄半騙拉去走了趟美輪山步道,沒想到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陌生的地方,讓我這個自認走遍臺灣大小山徑的老屁股,狠狠地被驚艷到了!說真的,一開始聽到「美輪山」這名字,我還心裡嘀咕:「這是哪個新開發的觀光步道嗎?會不會很多人啊?」(結果證明我大錯特錯!)如果你也想找一條景色絕美、走起來又不會太「硬鬥」(臺語:困難)的步道,這條真的可以放進口袋名單。這次就讓我這個爬山成痴的老旅人,把我親身體驗、觀察到的美輪山步道大小事,鉅細靡遺地分享給你,保證乾貨滿滿!
目錄
交通&停車:上山的路,比你想像的蜿蜒...但值得!
要去美輪山步道,老實說,開車是唯一比較實際的方式(除非你想挑戰漫長的公車轉乘加上一大段產業道路踢馬路,真的不建議)。導航直接設「美輪山步道登山口」通常沒問題,但我要提醒你,最後幾公里開起來絕對讓你印象深刻!
那產業道路之窄、之彎,有些地方根本只能容一車透過。記得那天我開著我的老休旅車,在一個髮夾彎差點和對向下山的車「親」上,嚇得我冷汗直流!幸好當地駕駛都蠻有默契,遇到狹窄處都會互相禮讓。強烈建議:
- 駕駛技術要穩: 新手駕駛或對窄路會車有恐懼的,真的請三思。
- 車輛選擇: 底盤太低的小車...嗯,有些路段坑洞明顯,不是不行,但開起來會比較心疼。一般房車、休旅車都OK。
- 停車要訣: 登山口的停車空間超級有限!大概只有 5-6個車位 吧。我們那天算早到(約早上7點半),勉強擠上最後一個位子。後來九點多到的山友,只能把車沿著產業道路邊停靠,一路往下停,走回登山口就得多花至少10-15分鐘。真心建議:越早出發越好! 假日?那更是要拚人品了。
| 美輪山步道 停車攻略 | ||
|---|---|---|
| 導航點 | 設定「美輪山步道登山口」 | Google Map定位準確 |
| 主要路線 | 國道五號下宜蘭交流道 → 臺7線 → 轉宜專一線(往大同方向)→ 循指標接產業道路上山 | 最後5公里路窄彎急! |
| 停車位置 | 登山口旁空地(約5-6個車位) 滿位時需路邊停靠產業道路 |
假日8點後一位難求! |
| 大眾運輸 | 極度不便,無公車直達登山口 | 強烈建議自駕 |
| 重要提醒 | 會車困難,注意安全;早到是停車王道 | 低底盤車請小心慢行 |

🌲 步道介紹:森林浴、展望點一次滿足!
終於停好車,整裝出發!美輪山步道的登山口不算明顯,就是樹林旁一個小徑入口,掛著「美輪山步道」的小小指示牌(很容易錯過,要注意看)。踏進去的第一步,我就感覺對了──濃密的樹蔭立刻罩下來,空氣瞬間變得清涼濕潤,滿滿的芬多精味道,路是紮實的泥土路混著樹根,走起來很有踏實感。
整條路幾乎九成都在樹林裡穿梭,林相豐富得讓我這個植物門外漢都覺得驚喜。高大的柳杉林是主角,筆直向上,陽光透過縫隙灑下來的樣子,真的很像電影場景。偶爾穿插著闊葉樹和錯落的蕨類,濕氣稍微重一點的地方,樹幹上還可以看到翠綠的苔蘚,生態超級好!我甚至看到幾隻臺灣藍鵲飛過,可惜沒拍到。
最讓我驚喜的,是這條步道的「節奏感」。它不會一路陡上讓你喘不過氣,也不會平緩到覺得無聊。而是上坡、平緩、再上坡這樣交錯著,中間還會經過幾個伐木時期遺留的平坦地(現在長滿草了),讓你覺得剛有點累時,就有個小平臺可以喘口氣。這種設計對體力消耗的調節很有幫助,走起來比較不會有厭世感。
當然啦,壓軸好戲就是那幾個展望點!特別是接近山頂前那個大轉彎處,樹林突然開朗,一整片蘭陽平原、龜山島就毫無保留地攤在你眼前。那天雲層有點厚,沒看到有名的「雲海大景」,有點殘念,但光是那寬闊感就夠讓人感動了。山頂腹地不大,但有顆三等三角點,視野更開闊(360度環景!),天氣好時聽說連遠處的山脈稜線都清晰可見。可惜我們上去時起霧了,白牆一片... 唉,爬山就是這樣,美景要看緣分!但光是森林裡的靜謐感,就讓我覺得這趟值回票價了。
ℹ️ 步道資訊:帶你一次搞懂關鍵細節
走得多就知道,出發前掌握步道的基本資料超重要。幫大家整理了美輪山步道最核心的資訊,這些都是我用雙腳驗證過的第一手心得:
營業時間
這個問題很有趣!美輪山步道不像遊樂園有「營業時間」這種東西啦!原則上它就是「24小時開放」的自然區域。BUT!我強烈不建議摸黑上山或下山:
- 安全至上: 步道部分路段有陡坡、樹根盤錯,晚上視線不清非常容易絆倒或踩空,危險性大增。
- 享受度打折: 最美的森林光影和展望點景色,白天才能欣賞到啊!半夜爬山樂趣少很多。
- 迷途風險: 雖然路徑清楚,但在黑暗中岔路辨識度降低,不是不可能走錯。
所以務實來說,最佳的「營業時間」就是天亮到天黑前! 抓個清晨5點到下午4點之間進入比較保險(冬天更要提早)。
步行時間
這個問題很多人問,但真的要看個人腳程和停留時間!我自己體能算中等(一週爬山1-2次),記錄如下:
- 登山口 → 美輪山三角點: 約 1小時 50分鐘(包含幾次短暫停下來拍照、喝水)
- 三角點 → 下山回到登山口: 約 1小時 20分鐘
- 全程總時間: 抓 3小時到3.5小時 會比較充裕(包含山頂休息、吃點行動糧、好好拍照的時間)。
如果你是健腳,可能2.5小時就能搞定;如果是帶長輩或小朋友,建議預留4小時以上,慢慢走才舒服。山頂值得多待一會兒!
步道長度
官方資料和我的GPS記錄差不多,往返總長大約是5.5公里。從登山口到三角點,海拔爬升約450公尺。距離不算特別長,但爬升量對平常沒運動習慣的朋友來說,還是會有點「有感」的。
步道難度
這點我覺得最需要好好說明,因為網路上評價有點兩極。我自己的評價是:屬於「中級」(或稱中級山入門)步道。
- 挑戰點:
- 部分路段坡度較陡,尤其接近山頂前有一段連續上升,需要點腿力。
- 路面是原始山徑,布滿樹根、石頭,需要時時注意腳下,不像石階或木棧道那麼好走。
- 濕滑問題:林間濕度高,石頭、樹根、落葉在雨後或清晨特別濕滑,不小心容易滑倒(我就差點劈腿一次!)。
- 友善點:
- 路徑超級清晰,全程幾乎只有一條主線,無複雜岔路,不易迷途。
- 里程和爬升量在合理範圍內,咬咬牙都能完成。
- 沒有危險地形(如懸崖峭壁、需拉繩攀爬的困難地形)。
總結難度: 適合有規律運動習慣、平時有在爬郊山的朋友。不建議平常完全不運動、膝蓋或體能較弱者挑戰。新手想嘗試?最好找有經驗的山友陪同,裝備(特別是鞋子!)一定要準備好。
步道型別
典型的「原始山徑」!別期待有鋪設完善的枕木或石階。路面就是:
- 泥土
- 裸露交錯的樹根(超多!)
- 天然的石塊
- 落葉堆
偶爾會經過一兩段廢棄的林道(比較寬平)。整體維護狀態算「自然野徑」,人工設施極少(沿途好像只有2-3個登山隊掛的簡易里程牌),非常原始的感覺。
是否申請
好訊息!目前攀登美輪山步道,不需要辦理任何入山或入園申請! 直接前往即可。這點真的很方便,說走就走!但也因為如此,請大家更要有公德心,自己的垃圾務必帶下山,無痕山林啊!
🗺️ 路線資訊:跟著我的腳印走就對了
美輪山步道的路線其實非常單純,基本上就是 「一條路直通山頂」(往返同一條路)。但還是把細節交代清楚:
- 起點: 產業道路盡頭的「美輪山步道登山口」小空地。
- 初始路段(約0-1.5K): 從登山口進入,就是持續的緩上坡。一開始坡度較緩,是絕佳的暖身路段,穿梭在高大的樹林間,走起來很舒服。路面多是泥土和細碎樹根。
- 中段爬升(約1.5K-2.3K): 坡度開始明顯變陡!這裡你會遇到連續的上升,腳步會變得沉重一點,喘氣聲也會變大,是考驗體力的路段。樹根變得更粗大、更盤錯(踩踏點要選好)。中間會經過一兩個小平臺可以喘口氣。
- 展望點出現(約2.3K-2.5K): 經過辛苦爬升,快到山頂前,會在轉彎處迎來第一個開闊展望點!(通常在左側,別低著頭猛走錯過了!)這裡視野豁然開朗,俯瞰蘭陽平原、龜山島的絕景就在眼前(天氣好的話),是第一個大獎勵點!務必停下腳步好好欣賞、拍照。
- 最後衝刺(約2.5K-2.75K): 短暫享受展望後,步道會再鑽進樹林,進行最後一段(相對沒那麼陡)的爬升,直達山頂。
- 山頂(約2.75K): 抵達美輪山三角點(海拔標高約1,141公尺)! 山頂是個小平臺,有一顆編號4168的三等三角點基石。這裡視野是360度環景,天氣晴朗時,壯麗程度更勝之前的展望點!可惜我們那天霧茫茫一片... 山頂腹地不大,人多時會顯得擁擠。
回程: 就是順著原路下山。下山時更要特別注意腳下,濕滑的樹根和石頭是最大的挑戰,建議使用登山杖輔助,減輕膝蓋壓力也增加穩定度。有些陡下坡路段可能需要側身或扶著旁邊的樹幹(注意安全!)。整體下山速度通常比上山快。
重要提醒: 全程沒什麼人工指標(頂多登山隊綁的少量布條),但因為是單一路線,沿著最明顯的路徑走就對了。我們那天完全沒用到離線地圖(當然帶著備用更安心)。
️ 附近景點:爬完山還能去哪晃?
辛苦爬完美輪山步道,通常還有半天時間,附近有幾個點可以順道去晃晃,讓行程更豐富:
推薦景點 1: 玉蘭茶園
- 介紹: 這裡是大同鄉重要的茶產區,以青心烏龍茶聞名。茶園景觀開闊,層層疊疊的茶樹沿著山坡種植,形成美麗的綠色階梯。有幾家製茶廠兼營景觀餐廳,提供簡餐、茶飲和茶葉蛋(必吃!)。最棒的是坐在觀景臺上,一邊品嚐香茗,一邊欣賞蘭陽溪谷、遠眺群山,視野超棒!非常適合爬完山後來這裡放鬆、恢復元氣。我們選了「某某茶園」(名字忘了,但最大那間就對了),他們的冷泡茶超解渴,茶葉蛋也很入味!
- 地址: 宜蘭縣大同鄉松羅村玉蘭路(臺7線約104.5K處附近有指標轉入)。
- 交通: 從美輪山步道下山後,沿原產業道路回到臺7線後,往大同/梨山方向(西行)開一小段(約10分鐘車程),留意路邊「玉蘭茶園」指標右轉上山即可。路況比去美輪山好開多了。
- 營業時間: 各茶園/餐廳營業時間不一,大約是上午9:00至下午5:30或6:00左右。有些純觀景的茶園區域則無時間限制。
| 美輪山步道周邊順遊推薦 | |||
|---|---|---|---|
| 玉蘭茶園 | 茶園景觀、品茶、茶葉蛋、觀景臺俯瞰蘭陽溪谷 | ★★★★☆ (從步道開車約15分) | 放鬆喝茶、拍照、買伴手禮 |
| 松羅國家步道 | 原始溪谷步道、清澈溪水、豐富生態(需原路折返) | ★★★★☆ (約10-15分車程) | 輕鬆散步、玩水(部分割槽域)、賞蕨類 |
| 九寮溪生態園區 | 親水公園、吊橋、烤肉區(需預約)、較為平坦 | ★★★☆☆ (約20-25分車程) | 家庭親子、野餐、戲水 |
| 泰雅生活館 | 瞭解大同鄉泰雅族文化、歷史、工藝展示 | ★★★☆☆ (位於大同市區,約20分) | 文化體驗、室內行程(雨天備案) |
| 三星鄉(吃蔥油餅) | 天送埤味珍香卜肉、三星蔥油餅名店(阿婆、柯氏等) | ★★☆☆☆ (回程順路,約30-40分車程) | 美食之旅、補給體力 |
推薦景點 2: 松羅國家步道
- 介紹: 這是一條平易近人、充滿原始溪流風情的步道。步道沿著清澈的松羅溪而建,終點是美麗的松羅湖(但步道只到攔砂壩,非松羅湖本身)。最大特色是豐富的蕨類生態(號稱「蕨類的故鄉」)和需踩石頭過溪的樂趣(部分路段,小心濕滑)。沿途綠意盎然,水聲潺潺,走起來很清涼舒適。步道單程約2公里,是輕鬆的健行路線(往返抓2-3小時),很適合爬完美輪山後的調劑(或是前一天先來暖身)。生態超豐富,我們看到好多蝴蝶!
- 地址: 宜蘭縣大同鄉松羅村(臺7線約97.7K處有明顯入口)。
- 交通: 從美輪山步道下山後,沿原產業道路回到臺7線,往宜蘭/羅東方向(東行)開,約10-15分鐘車程即可抵達步道入口(在左手邊),有停車場(比美輪山寬敞多了!)。
- 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,但強烈建議白天前往。停車場旁的管制站有時會有關閉時間限制車輛進入(印象中好像是下午4點半?),但步道本身是開放空間。

⚠️ 注意事項:這些血淚經驗你一定要看!
爬了好幾年山,真心覺得安全回家最重要。以下這些注意事項,有些是爬美輪山步道的親身教訓,有些是經驗談,請務必放在心上:
- 穿對鞋子是命! 拜託!拜託!一定要穿抓地力良好的登山鞋或健行鞋! 我那雙陪我徵戰多年的舊登山鞋,在一個佈滿濕滑苔蘚的石頭上差點讓我表演劈腿秀!路面的樹根和碎石非常多,一般運動鞋、布鞋甚至慢跑鞋,支撐性和防滑性都遠遠不夠,非常危險。這錢不能省!
- 登山杖很有用! 以前覺得是累贅,這次乖乖帶了一對。上下坡特別是濕滑路段時,多兩隻腳的感覺真好!能明顯減輕膝蓋負擔並維持平衡,尤其是下山時。真心推薦帶上,特別是平常膝蓋就不太好的朋友。
- 水分補給要充足! 雖然在樹林裡,但爬坡還是會流很多汗!我帶了1500cc的水,在山頂休息時就喝掉快1000cc了(那天有點悶熱)。建議每人至少準備1500-2000cc的水!別嫌重,缺水會很痛苦也很危險。行動糧(能量棒、小飯糰、堅果)也帶一點補充體力。
- 防蚊防蟲不可少! 叢林裡小黑蚊、蚊子、還有不知名的小蟲不少!尤其是天氣較熱或雨後。長袖衣物(或袖套)和噴好噴滿的防蚊液是基本配備。我忘記噴腳踝,回家多了好幾個包...癢!
- 留意天氣變化! 山區氣候多變,尤其在宜蘭。出發前務必看氣象預報,如果預報有雨或山區午後雷陣雨機率高,請審慎評估或改期。 步道濕滑度在雨天會倍增,危險性很高(而且毫無展望,樂趣大減)。我們下山時飄了點小雨,路面馬上變超滑!輕便雨衣或風雨衣要放揹包。
- 手機訊號不穩! 步道沿途手機訊號斷斷續續,甚至完全沒訊號(特別是爬升路段和山頂)。記得跟家人報備行程和預計下山時間。建議下載離線地圖(如GPX軌跡)備用(雖然路徑清楚,但求安心)。也別太指望隨時打卡啦!好好享受脫離手機的時光。
- 垃圾帶下山! 很遺憾,在快到山頂的一個休息點,看到有人丟棄的糖果包裝和麵紙!美輪山步道維護不易,請務必將自己產生的所有垃圾(包含果皮、果核!)全部帶下山。無痕山林,從你我做起。
- 評估自身體能! 再強調一次,這條路絕不是「散步路線」。平常沒運動習慣的人,走起來會很吃力甚至引發危險(如抽筋、暈眩)。誠實面對自己的體力狀況,必要時走到第一個展望點就折返,也是不錯的體驗,不必強求登頂。
❓ Q&A:解答你的疑惑
Q1: 美輪山步道適合帶小朋友或長輩去嗎?
A: 這要看情況。如果是國小高年級以上、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小朋友,在大人全程陪同下,可以嘗試挑戰到第一個展望點(約1小時多路程),但要有足夠休息和耐心。學齡前兒童或體能較弱的長輩,真的不建議。步道的原始路面和持續爬升對他們來說負擔太大,也有安全風險(濕滑、樹根絆腳)。想全家同樂,附近九寮溪生態園區或松羅國家步道會是輕鬆安全很多的選擇。
Q2: 美輪山步道的展望點和山頂,哪個比較值得?天氣不好還要上去嗎?
A: 說實話,天氣好的時候,視野最佳的是山頂(三角點),360度環景真的很震撼。但如果天氣不佳(起霧、陰天),那第一個展望點(約2.3K轉彎處)因為位置關係,穿透雲霧看到下方平原的機會反而比山頂大一點。我們這次上山頂就是白牆一片,反而在展望點還勉強看到一點點龜山島輪廓。所以如果天氣不好,評估體力,走到展望點就可以考慮折返了,把登頂留給下一次好天氣吧!美景值得等待。
Q3: 爬完美輪山步道需要特別的登山裝備嗎?
A: 不需要到「重灌」程度,但基本且關鍵的裝備一定要有:
- 鞋子: 絕對是首位!登山/健行鞋必備。
- 衣著: 透氣排汗衣褲(長褲為佳防刮傷蚊蟲)、保暖外套(山頂可能風大)。
- 揹包: 背負系統良好、容量適中(約20-30升)的揹包。
- 飲水食物: 足夠的水(1500-2000cc/人)、行動糧。
- 其他: 登山杖(強力推薦)、帽子、防蚊液、防曬用品、簡易醫藥包、手機/行動電源、雨具、垃圾袋。頭燈(預防萬一耽擱到天黑)。這些是保障安全和舒適的基本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