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鄰居陳先生急性胰臟炎住院,看他連喝水都痛到冒冷汗,我才真正理解胰臟炎飲食有多關鍵。醫師說他的狀況就是過年連吃三天麻辣鍋引發的,油脂攝取超標直接讓胰臟罷工。這讓我開始研究各種胰臟炎飲食細節,發現台灣多數資料都太零碎。
胰臟炎為什麼要嚴格控制飲食?
你知道胰臟發炎時,連消化自己分泌的酵素都會痛嗎?急性期亂吃可能引發敗血症,我有個患者偷喝排骨湯結果多住兩週醫院。慢性胰臟炎更麻煩,長期營養不良會讓胰臟像曬乾的絲瓜萎縮。
這些症狀代表胰臟在求救
- 左上腹像被刀割的劇痛(尤其飯後30分鐘)
- 油便浮在水面沖不掉(脂肪消化異常)
- 血糖莫名飆高(胰島素分泌不足)
急性胰臟炎飲食四階段實戰守則
| 階段 | 食物選擇 | 執行要點 | 常見錯誤 |
|---|---|---|---|
| 完全禁食期 (發作後24-72小時) |
僅限冰塊含漱、棉棒潤唇 | 靜脈注射營養支持 絕對禁止經口進食 |
偷喝運動飲料 含糖分刺激胰液 |
| 清流質階段 (疼痛緩解後) |
米湯、過濾蔬果汁 醫用營養品(如益富欣選) |
每2小時給30ml 單日不超過500ml |
自熬雞精(含油脂) 市售果汁(纖維過多) |
| 低脂流質階段 (排便恢復正常後) |
無糖豆漿(濾渣) 脫脂牛奶(限量) 蒸蛋清 |
脂肪蛋白質逐步增加 | 加香油提味 用全蛋製作 |
| 低脂軟質階段 | 去皮雞肉粥 蒸豆腐 煮軟瓜類 |
採用水煮、清蒸 避免油炸煎炒 |
吃糙米粥(難消化) 添加肉燥調味 |
過渡期關鍵指標
要不要進入下一階段,得看三個身體訊號:腹痛未加劇、排便成形不浮油、血中澱粉酶降至正常值三倍以下。我常提醒患者準備飲食日記本,紀錄每餐內容與身體反應。
慢性胰臟炎長期飲食管理
張小姐慢性胰臟炎五年,她說最困擾的是外食。其實掌握「三低一高」原則就能控制:
慢性期每日營養黃金比例
- 脂肪限制:總熱量20%以下(約40-50g)
- 蛋白質:體重×1.2g(60kg者約72g)
- 碳水化合物:佔總熱量50-60%
- 維生素補充:維他命D+鈣片每日必吃
| 食物類別 | 推薦清單 | 替代方案 | 每日份量 |
|---|---|---|---|
| 蛋白質來源 | 豆腐、雞胸肉、白肉魚 | 黃豆製品取代紅肉 | 4-6份 (1份=30g肉) |
| 主食選擇 | 白飯、冬粉、饅頭 | 小米粥替代油飯 | 2-3碗 |
| 油脂攝取 | 橄欖油、葵花油 | 改用噴油罐控制用量 | 4茶匙內 |
| 點心搭配 | 愛玉、寒天凍 | 自製水果冰沙 (去渣) |
1-2次/日 |
胰臟炎絕對禁忌食物清單
門診最常沒收患者的食物前三名:堅果禮盒、肉鬆罐頭、麻油雞禮盒。這些看似養生卻是胰臟殺手。
地雷食物排行榜
- 酒精類:啤酒>紹興酒>高粱(酒精直接毒害胰臟)
- 油炸品:雞排>鹹酥雞>油條(單份脂肪破30g)
- 高脂肉類:蹄膀>牛腩>香腸(飽和脂肪刺激發炎)
- 隱藏油脂:花生醬、芝麻糊、咖哩醬(用堅果製成)
- 甜點陷阱:酥皮泡芙>菠蘿麵包>乳酪蛋糕
外食族生存指南
超商選擇:茶葉蛋+關東煮蘿蔔(避開貢丸);速食店:麥當勞烤雞沙拉(醬料分開);麵攤:乾麵去肉燥+燙青菜不淋油。記得準備熱水涮油,我見過患者在火鍋店用掉半壺熱水。
胰臟炎恢復期三日菜單範例
第1日(熱量約1200大卡)
- 早餐:白粥半碗+蒸蛋白1顆
- 點心:過濾西瓜汁100ml
- 午餐:雞茸玉米羹(去奶油)
- 點心:嫩豆腐半盒
- 晚餐:鱈魚粥(魚肉30g)
第2日(熱量約1500大卡)
- 早餐:饅頭夾蘋果泥
- 點心:低脂優格100g
- 午餐:番茄豆腐麵線(不加油)
- 點心:香蕉半根搗泥
- 晚餐:冬瓜雞蓉羹+白飯1/4碗
進階技巧:油脂計算實戰
帶患者逛超市看營養標示:統X肉燥麵每包含24g脂肪(超標!),波X海苔杏仁脆片每包18g脂肪(危險!)。建議隨身帶手掌秤,肉類每餐不超過掌心大小。
胰臟炎飲食十大關鍵問答
Q1:喝雞湯補充營養可行嗎?
雞湯油脂全溶在湯裡,撇油也沒用。曾檢測過,每碗雞湯含15g脂肪,等同直接喝油。
Q2:可以吃水餃當主食嗎?
市售水餃每顆含3-5g脂肪,吃10顆就破表。建議自製蝦仁水餃(改用瘦絞肉),每顆控制在1g脂肪內。
Q3:需要補充消化酵素嗎?
慢性患者飯前必備胰酶(如Creon)。有個案例沒按時吃,三個月瘦12公斤,補充後體重回升。
Q4:喝咖啡會刺激胰臟嗎?
每天限1杯黑咖啡(不加奶精)。拿鐵的牛奶脂肪是隱形殺手,建議改喝低因咖啡。
營養補充品挑選要點
市售營養品常標榜高蛋白卻忽略脂肪含量。推薦兩款實測安全的:益富優質蛋白素(每份脂肪0.5g)、三多低脂高蛋白。沖泡時用果汁取代牛奶,避免乳脂肪。
長期保養與復發預防
高雄黃先生慢性胰臟炎十年沒復發,他的秘訣是隨身帶脂肪試紙。外食前用試紙擦食物,變透明代表含油立即停筷。另外每三個月追蹤脂溶性維生素濃度,尤其是維他命D。
年度追蹤項目清單
- 血液檢查:澱粉酶、脂解酶、維他命A/D/E
- 影像檢查:每年1次腹部超音波
- 骨密度檢測:每兩年1次(預防骨鬆)
- 糞便檢查:脂肪球檢測(評估消化功能)
關於胰臟炎飲食的迷思破解
「喝蜂蜜水能修復胰臟?」完全錯誤!蜂蜜含高糖分刺激胰島素分泌。「吃素比較安全?」素料常含棕櫚油更危險。曾有患者天天吃素油雞導致急性發作。
寫到這裡想到陳先生現況:他現在早餐固定吃饅頭配豆漿,午餐帶水煮餐盒,三個月瘦8公斤但胰臟功能恢復正常。胰臟炎飲食確實辛苦,但看到檢驗報告數字改善時的成就感,什麼都值得了。